大发app - 大发app
大发app2023-09-25

大发app

践行聂耳 的路——朱践耳百年音乐人生******

  作者:董 剑

  “唱支山歌给党听 ,我把党来比母亲……”这首广为传唱 的歌曲,自从1963年诞生以来,曾打动了无数人,激励了无数人 。这首歌曲是作曲家朱践耳根据雷锋事迹谱曲而成。

  在百年人生中 ,朱践耳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丰富而多情 的音乐世界。他的音乐人生堪称中国交响乐史 的缩影。

践行聂耳 的路——朱践耳百年音乐人生

朱践耳 上海图书馆馆藏藏书票 刘明辉/作

  朱践耳原名朱荣实,字朴臣,安徽泾县人 。从少年时代起 ,朱荣实就十分敬佩聂耳,喜爱他的救亡歌曲和艺术歌曲 。他对家里给他取的名字中浓厚的封建意味深感不满。21岁时,他更名为“践耳” 。其中 的“践”字有两个含义 :一 是他决心步聂耳后尘 ,走革命音乐之路 ;二是想实现聂耳未能完成的志愿,去苏联留学,写交响乐 。

  朱践耳说 :“聂耳如果没有走得那么早 ,他一定是中国 的贝多芬。我改名‘践耳’,就 是一心想继续走他没走完的路 。”

  朱践耳出生于天津 ,自幼就跟随家人迁居到上海生活。在中学时,朱践耳便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,开始自学钢琴等乐器,之后跟随钱仁康先生学习和声理论。1945年 ,在日本投降之际 ,朱践耳参军,因为体质差 ,没能去前线部队,而 是留在了苏中军区文工团。当时文工团有一架手风琴,没有人会演奏,这架手风琴就成了朱践耳最趁手的武器,为战士们文娱活动做伴奏 。在解放战争中 ,朱践耳成了军乐队 的队长兼指挥 ,在革命大熔炉中开启了自己的艺术生涯 。朱践耳写了大量讴歌革命的音乐作品 ,歌曲《打得好》和民族器乐合奏曲《翻身的日子》在解放区广为流传 ,让他一举成名。在火热的战地生活中,从小体弱多病 的朱践耳身体日渐强壮起来 ,他曾说:“是革命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啊!”

  新中国成立后 ,朱践耳为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的《大地重光》《海上风暴》等电影创作音乐 。1955年 ,朱践耳只身来到苏联 ,在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跟随巴拉萨年学习作曲 。朱践耳 的第一首管弦乐作品《节日序曲》,成为向新中国国庆十周年献礼的一部力作 。

  1960年 ,踌躇满志 的朱践耳回到了日思夜想 的祖国 。第二年,他开始负责上海实验歌剧院的作曲工作。此后,朱践耳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小型声乐作品 。1963年 ,毛主席提出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,激起了全国亿万人民学雷锋 的热潮。雷锋的精神、雷锋 的品格和雷锋的事迹 ,伴随着学雷锋主题歌曲传遍了全国各地 。

  朱践耳就在这个热潮中创作了歌曲《接过雷锋的枪》《唱支山歌给党听》 。他也 是唯一一位创作了两首广为传唱 的雷锋主题歌曲 的作曲家。

  1958年夏天 ,词作家姚筱舟创作了一首诗,这首诗在1962年被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编写进了《新民歌三百首》 。那时雷锋正在沈阳当兵,刚好看到这本书。雷锋很喜爱这首诗 ,他将这首诗抄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中,还将诗的两处做了改动,一 是将“母亲只能生我身”改为“母亲只生我 的身” ;二 是将“党号召我们闹革命”改为“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” 。同年雷锋同志因公殉职后,任上海音乐学院教师 的朱践耳在阅读雷锋日记时 ,注意到诗作前两段内容,他为雷锋 的精神所打动,仅用半个小时 ,就为这首诗谱了曲子 。朱践耳的爱人舒群回忆 ,朱践耳无论是创作歌曲 ,还是创作大部头交响乐作品,只要酝酿成熟,就没有写得慢 的 。“他写东西 ,如果没有把握就绝不会写 ,如果心里掌握了 ,写得就很快 。”

  1963年 ,在上海召开学习雷锋动员大会前 ,歌唱家任桂珍演唱了这首《唱支山歌给党听》。朱践耳也 是在这一年才知道这首诗 的作者 是姚筱舟。

  1975年开始 ,朱践耳在上海交响乐团任职,也 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了他的交响曲创作生涯 。64岁时 ,朱践耳完成了第一部交响曲。1978年 ,朱践耳首次将悲剧题材融入交响乐创作中,管弦乐合奏曲《怀念》由此诞生。1982年 ,朱践耳将民间音乐素材进行加工打磨,运用少数民族特殊的音乐调性与和声谱写下交响组曲《黔岭素描》 。朱践耳的创作不是凭空想象的天马行空,他在西南地区的农村生活、考察了大半年 的时间 。在这里,朱践耳第一次听到苗族 、侗族 的民族音乐,充分了解了西南地区民族音乐 的风情,设身处地感受当地人的生活环境。有了这些积累 ,朱践耳才自信地说出 :“从民间音乐的土壤里 ,我找到了某些现代作曲技法 的‘根’ 。”

  1985年至1999年 ,朱践耳创作了11部气势恢宏 的交响曲 、18部各类交响乐作品 。在改革开放初期 ,不少作曲家对于引入西方的现代音乐还持怀疑的态度。朱践耳一直致力于将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发挥到极致。他深知 ,想要进步就必须接受新事物 ,对西方的现代音乐的合理之处必须进行吸收 。朱践耳创作巅峰时期的代表作是《第十交响曲》。这部创作于1998年被命名为《江雪》的作品 ,将中国古琴曲《梅花三弄》和唐代柳宗元的古诗《江雪》运用到西洋音乐体裁交响乐之中 。这部作品充分展现了中国 的语言文化魅力 ,将戏曲和古诗 的吟诵这两种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,将交响乐中 的民族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。

  这部作品将录音资料与乐队的现场演奏结合在一起。古琴曲《梅花三弄》是由龚一演奏并录制的,这种演奏方式不仅在中国的交响音乐历史上开了先河 ,还给现场的观众带来一种全新的听觉体验。在交响曲 的编配中,朱践耳更 是将十二音序列用“五声”性进行编排 ,使得整部作品充满中国传统民族音乐 的风格 。而这也是他所刻意追求的。这部《第十交响曲》直至今日还有很大 的影响力 。其原因在于 ,朱践耳在西方的音乐体裁中加入了中国音乐的创作思维 ,看似传统 的编配中充满着创新的技法,他将古琴 、戏曲、管弦乐完美结合在一起,琴声、人声、管弦乐的声音浑然天成 。

  朱践耳生前创作 的最后一部作品 是室内乐《丝路寻梦》 ,这部作品 是他为大提琴家马友友 的“丝绸之路”乐团而创作 的六重奏 ,2008年被改编为重奏与管弦乐合奏 的版本 。

  2017年,朱践耳以95岁高龄病逝于上海 。在许多音乐学研究者眼中 ,朱践耳 的音乐人生堪称传奇 。他饱经岁月沧桑 ,人生步入花甲之年后竟还达到了创作 的巅峰期 ,完成了11部交响曲,每一部都有其独特的音乐格调 ,不仅表现出作曲家个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,更展现了民族和时代特色。

  “朱践耳先生是中国迄今为止创作力量最全面 的作曲家 ,也是青年一代 的楷模 。他 的人生轨迹可以说 是中国交响乐历史 的缩影。”作曲家叶小钢认为,朱践耳 的创作 是沟通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 的桥梁 ,他的作品诠释了音乐可以有更丰富 的欣赏方式 。在他的创作中 ,音乐可以朴实地演奏民族民间旋律 ,也可以华丽地奏出管弦乐队的辉煌 ;作曲技法可以恰如其分地被排列,也可以别出心裁地体现独具一格的民族风情 。

  朱践耳创作一丝不苟,花费十年时间才创作出《第一交响曲》。他曾告诫青年作曲家 ,要静下心来下苦功 。朱践耳 的手稿永远工整清晰,别人常劝他不要花费那么多时间来写谱子。他说 :“先生教 的 ,每个符头 ,每根线都要对齐,连在哪里翻谱都要算好,方便指挥 、演员阅读。”

  有人认为他 的作品里看不到其他作曲家 的痕迹 。朱践耳 的作品之所以可以不着痕迹地将中国 的民族性融入西方的作曲技巧中 ,就 是因为他长期浸淫于民族民间音乐之中 。正如朱践耳所说,“现代的东西要拿到生活里去核对、分辨 ,才会知道哪些 是中的 ,哪些 是西的” 。

  (作者单位: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)

  《光明日报》( 2022年12月30日 16版)

(新春走基层)“洋教头” 的第一个“中国年”:教泰拳,享美食******

  中新网漳州1月10日电 (张金川 廖珍妹)“过来嘛 ,手、肘、腿、膝……”在福建省漳州市龙溪搏击俱乐部内,来自泰国清迈的泰拳教练库鲁,正和学员们实战对打,教学现场格外火爆 。

泰拳教练库鲁(左)与龙溪搏击俱乐部负责人阮沈滨交流教学经验 。 张金川 摄

  “再来2个、3个……”在库鲁的口令声中,学员手脚并用 ,连续击打鞋靶,格斗搏击的声音响彻全馆 。

  现年42岁 的库鲁,7岁开始练拳,2015年获泰拳大师C级证书 ,2016年后相继获泰拳教练执照B证、A证证书,从事泰拳教学已14年。

泰拳教练库鲁(右)和学员实战对打 ,现场十分火爆。 张金川 摄泰拳教练库鲁(右)和学员实战对打 ,现场十分火爆。 张金川 摄

  “拳术,在泰国是一项大众普及 、影响力很广的运动 。”库鲁告诉中新社记者 ,在泰国,他曾有自己 的拳馆;拳馆关闭后,他去过巴西、澳大利亚 、新加坡等地教授泰拳。

  库鲁此次来到漳州已有两个月,现为龙溪搏击俱乐部的唯一一位“洋教头”。刚开始时 ,他只会讲英语,与教练 、学员交流要通过龙溪搏击俱乐部负责人阮沈滨来翻译 ;现在 ,他也能讲些简单 的中文了 。

  “学员们通过他 的动作示范,都能领会他的教学要领。”阮沈滨调侃道 ,别看库鲁教学时有点“鬼哭狼嚎” ,但氛围非常好,学员 的力量能被他激发 。

泰拳教练库鲁(右)和学员实战对打 ,现场十分火爆 。 张金川 摄泰拳教练库鲁(右)和学员实战对打 ,现场十分火爆 。 张金川 摄

  据阮沈滨介绍 ,新冠疫情发生前,当地练习泰拳 的人不少 ,高峰时俱乐部有700多名学员 ,先后有6个泰国教练及俄罗斯、乌克兰教练来执教 ;受新冠疫情影响,那些“洋教头”相继离开了。

  “疫情前,我基本每一年都来中国教拳。”库鲁自称“很爱往中国跑”,但此次来漳州执教,是他第一次来福建 ,也是疫情发生后首次来中国 。他希望今年开始泰拳培训和交流能够更频繁。

  六年前首次踏上中国后 ,库鲁曾在陕西西安 、甘肃兰州 、吉林 、贵州等多地执教。“到中国后 ,我很惊讶 ,中国人很多人喜欢泰拳 。”

泰拳教练库鲁(右)和学员实战对打 ,现场十分火爆 。 张金川 摄泰拳教练库鲁(右)和学员实战对打 ,现场十分火爆 。 张金川 摄

  泰拳主要运用人体的双拳、双腿 、双肘 、双膝这四肢八体来进行攻击 ,具有较强 的杀伤力 ,被称为“八臂拳术”“八条腿 的运动”。在库鲁看来 ,泰拳动作简单 、上手快 ,普通人练习泰拳,既能习得一技之长,用作个人防身,又能减肥和强身健体。

  在龙溪搏击俱乐部 的同事眼中,库鲁是个“吃货”,也 是中国电影的“铁粉” 。

  “最喜欢吃烧烤配点小酒 ,还要加很多辣才够爽。”喜欢重口味的库鲁觉得漳州饮食偏甜,“中国啤酒太淡了 ,喝起来像水 ;白酒又太辣了,喝不下去 。”

  除了酷爱吃烧烤,库鲁在中国最开心的是可以看很多中国电影。聊起电影,库鲁两眼放光,兴致颇高 ,“我也 是通过中国电影了解中国文化,爱上中国文化 的。”

库鲁(右)带领学员学泰拳。 张金川 摄库鲁(右)带领学员学泰拳。 张金川 摄

  库鲁七八岁就开始爱看中国电影 。他说,最喜欢的电影有刘德华 、吴倩莲主演的《天若有情》 ,成龙主演的《醉拳》等 ;最喜欢的电影明星有王祖贤、黎明 、周星驰等 。

  春节临近,漳州市区张灯结彩,街上挂起了红灯笼、中国结、福字,让库鲁感受到浓浓的中国年味。他说,中国人很喜欢红色,红色在泰国代表了“lucky”(幸运),他也很喜欢红色。

  “泰国新年是‘宋干节’(也称‘泼水节’),有3天假期,而中国农历新年假期长达7天,同事们打算带我去串门、唱歌 ,还有吃我最爱吃 的烧烤 。”留在漳州过年的库鲁 ,对他 的第一个“中国年”充满期待,“我要吃遍中国美食、看遍中国电影。”(完)

中国网客户端

国家重点新闻网站,9语种权威发布

大发app地图